结肠炎|直肠炎|肠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肠易激综合征|十二指肠炎

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便次减少|排便不尽

腹泻|腹痛|大便粘液

便血|腹胀|肠道痉挛

浅表性胃炎|急慢性胃炎

胃肠功能紊乱|胃溃疡

当前位置:首页 > 肠病 > 克罗恩病 >

我院专家介绍克罗恩病疾病治疗

未知      作者:>bhss       日期:2015-10-06 14:31

  北京丰益肛肠医院董平专家表示: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虽然目前有许多检测手段,但早期诊断率较低,手术前明确诊断者仅为28.2%,术前误诊率达69.4%。因此,提醒广大肛肠患者,出现肛肠不适应及时就医,选择大型专业肛肠医院就医。

  董平专家介绍克罗恩病疾病治疗

  克罗恩病是一种以消化道表现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其发病及病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因此必须重视整体治疗。其内容应包括2个方面:

  

 

  药物治疗

  目前,克罗恩病的治疗以药物控制为主,包括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氨甲喋呤及生物制剂等。活动期克罗恩病在进行药物治疗前,应充分评估疾病活动的严重性、部位、病程、既往药物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无肠外表现及并发症等。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病期和病变部位,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往治疗克罗恩病多采用逐级递增方案,该方案虽能避免不良反应大的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给机体带来的损害, 但临床研究表明,它不能有效地降低克罗恩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率。自1998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抗(类克)用于治疗中、重度及并发瘘管的克罗恩病以来,该病的治疗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降阶梯治疗”作为该病治疗的新模式, 已越来越受到关注。直接使用生物制剂, 可迅速控制病情, 较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证据表明,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优势已超越了单纯临床诱导缓解率的范畴。早期应用生物治疗,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更重要的是能改变疾病的自然病程。

  外科治疗

  药物治疗的进步,虽使克罗恩病的疗效明显提高,但从目前的状况看,药物治疗仍不能代替外科治疗,半数以上的病人较终仍需手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合并消化道梗阻、穿孔、消化道瘘、腹腔脓肿、难以控制的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来说,外科治疗不可避免。随着“损伤控制”、“加速康复”等外科理念的发展以及外科技术的进步,腔镜手术、 DSA下的血管栓塞止血、内镜下的止血及狭窄部位球囊扩张、精确引导下的脓肿穿刺引流等微创治疗已经部分替代了传统的剖腹手术。这些临床新技术的应用,减轻了外科治疗带给病人的创伤, 减少了外科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一部分患者反复多次的肠段切除,降低了短肠综合征发生的风险。

  中医营养支持治疗

  作为克罗恩病整体治疗中的一部分,其作用无可替代。营养支持不但能够治疗和预防克罗恩病所造成的营养不良,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且还能诱导和维持疾病缓解。营养支持诱导缓解的效果虽不如糖皮质激素,但能在诱导缓解的同时改善营养状况,这是其他任何药物都不具备的优点。对于青少年患者而言, 肠内营养可以单独应用缓解本病, 由于儿童克罗恩病患者常合并生长发育迟缓, 营养治疗, 特别是肠内营养, 可作为缓解本病的选择治疗,对于儿童及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应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手术病人在手术前后进行营养支持,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联合使用,在改善营养状况的同时,还能诱导病情缓解。药物和营养的作用互相叠加,将更有助于提高克罗恩病的治疗效果。营养支持不但能够诱导缓解,而且能够维持缓解。肠内营养诱导缓解后的维持时间甚至长于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缓解时间,口服添加肠内营养也有助于维持缓解。在营养方式的选择方面,选择肠内营养。静脉营养的治疗效果并不优于肠内营养,仅适用于那些有肠内营养禁忌证的病人。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加重临床症状和器官负担,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

  

 

  董平专家温馨提醒:克罗恩病的特点是容易复发,即使进行手术切除,术后按要求服药,也无法避免复发,因此在通过药物诱导缓解或通过手术缓解症状后,仍需要坚持服药维持缓解,并按医生要求定时复查。

  防治克罗恩病医学策略是“4P”,即“预测”、“预防”、“个体化”和“参与”。我们相信只要通过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及患者的积极配合,克罗恩病患者终将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

考虑部分患者打字不便或希望与专家电话沟通,医院特开通免费电话服务,您留下电话,专家会在5~10分钟内给您回电,请您提前找一处私密的地方接听电话。

就诊姓名 :

联系电话 :

预约时间 :

病情描述 :

医院地址:北京西三环丰益桥西100米
预约挂号电话:010-52227171(无节假日医院)
版权所有:北京丰益肛肠医院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 诊断的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备案号:京ICP备1104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