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肠病的概述及其发病原因
北京丰益医院胃肠科专家团 作者:>丰益医院胃肠科主任 日期:2013-11-13 15:00
功能性肠病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病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之一,包括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便秘及功能性腹泻等,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经医学检验又找不到确切的病理依据,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青少年消化功能紊乱的原因
1、
饮食
现在很多孩子往往存在饮食上的无规律和无节制,表现为常常饥一顿饱一顿或嗜吃生冷、油腻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这对孩子尚未发育成熟的消化系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刺激。长期下去,脆弱的消化系统就很可能在某一天出现“罢工”现象。
2、
睡眠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孩子回家后平均每天用于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小于1小时占29.64%,1~2小时占37.45%,大于2小时占32.91%;每天睡眠时间:小于7小时占20.76%,7~8小时占44.02%,大于8小时占35.22%。睡眠时间不足,使得孩子们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对外界环境变化缺少抵抗力。睡眠缺乏孩子的突出表现为易疲倦,注意力集中障碍,情绪易激动,有攻击行为,而不良的情绪也会间接引发消化系统障碍。
3、
学习压力
“学习焦虑”已经成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师生的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而与此同时,频繁的考试、个人成绩在年级或者班级的排位等,同样会给学生带来压力,从而促使学习焦虑的产生。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的期望也在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加了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一项研究表明,在高压力环境下生活的青少年,其皮质醇水平较同龄人为高,而这恰恰会导致消化道的损伤。不仅如此,紧张的情绪还可能通过大脑皮层的调控,导致下丘脑功能紊乱,并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影响胃肠道功能。长时间的焦虑紧张,提高了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加速了胃肠道蠕动,增加了胃液分泌,导致肠鸣、腹痛以及腹泻。
温馨提示:当孩子处于抑郁状态的时候,胃液分泌减少,胃蠕动减弱,从而引发胃功能障碍。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
请点击免费咨询在线专家,或拨打我院热线电话:010-52227171。